时间:2023-12-09 09:06:00 字体设置:
在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我们见到了在镇原支教的吕晓飞老师。此时的她刚刚结束一上午的教学工作,正利用中午的时间再次检查下午上课需要的课件。
这是吕晓飞在镇原支教的最后一个学期了,回想这一年多的支教工作,她觉得忙碌而又充实,也为她教学生涯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我看来镇原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这里可以欣赏晨间大山深处的晨雾,也可以感受傍晚虫鸣蛙叫的安宁,最重要的是,这里有一群渴求知识的淳朴的孩子,还有很多善良热情的同事。”吕晓飞说。
时针拨回到2022年8月,为响应中组部的号召,静海区第六中学教师吕晓飞带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支教的渴望,来到甘肃省镇原县第二中学支教。
初到镇原时,由于甘肃昼夜温差大,她几次生病输液,高烧近40度,但她从未少上一节课,错过一次活动,竭尽所能的传递心得教学思想、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吕晓飞告诉记者,来到镇原后,她负责教授两个班级的语文课,每周15课时。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开学初她与班主任了解了每名学生的基本情况。“这里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偏远山村,在家也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学习各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吕晓飞说。
得知这一情况后,吕晓飞毅然决定拿出自己一部分补助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此外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偿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辅导功课。
在课堂上,用心地鼓励,她大胆探索,遵循教学规律,将在天津的“导学讲练评”等课堂模式带到甘肃,将小组合作等模式带到课堂,她个性活跃的教学风格也带动了那些不善言语的学生开始勇敢回答问题。同时,她也会将最新的社会动态等融入课堂,使课堂时而幽默,引得学生捧腹大笑,时而伤感,带给学生以人生和生命的思考。每节课学生都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我觉得晓飞老师给予我的远不止课本上的知识,她总是很巧妙的将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的细节融入课本,我们也耳濡目染,想成为更好的人。是她点燃了我对未来的希望,让我相信我也可以乘着这大山里的风去看更广阔的世界,也可以在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镇原县第二中学学生刘淑婷说。
在课堂下,她会给辛苦工作的课代表包饺子吃,给每节课表现最好的同学一支笔,给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购买《苏东坡传》等励志的书籍。她还将学校发给自己的生活用品等奖励发给了成绩优异的学生。多次考试中,所带的两个班级语文成绩均名列前茅。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她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浓浓的师生情谊,先后收到了来自镇原二中学生的80余封感谢信。她的一位学生在信里写道:“我们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上语文课,能成为晓飞老师的学生是我此生最幸运的事。”吕晓飞说,她每次看到这句话时都会热泪盈眶,不枉费她不远千里的来到这与他们相遇。
两年的支教工作转瞬即逝,但吕晓飞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将自己精心制作的五本教材的一整套课件和组织编写的十余万字的校本教材,以及参与的人教版配套教材的底稿等教育教学资料毫无保留的分享给语文组的每一位同事。在得知老师们新教材备课难的情况下,她将自己新买的多本教师用书送给了同事。同时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以及教学竞赛方面的经验悉数传递给陈小娟、张金芳、刘冬梅几位徒弟。
“晓飞老师来到镇原二中后给予了我们非常多的帮助,她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宝贵的资料和经验传递给了我们。感谢她对镇原二中孩子们的真切关怀,感谢她对镇原教育的无私奉献,她的到来让我们这个团队更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有爱有温度的教育,也让我们在教育事业这条路上走得更加的从容和坚定。”镇原县第二中学教师张婷婷说。
为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在西部落后山区落地扎根,她选择用脚步丈量镇原的每一个乡镇,每一所高中。她分别前往镇原中学、镇原二中、平泉中学等七所学校实地考察调研,听课、评课、送课。
为改变当地教师陈旧而落后的教学观念,她为当地老师们上了无数节现场公开课。她讲授的一节以杜甫《登高》为例的单元示范性教学,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着杜甫悲惨的一生,使整节课沉浸在凄凉的氛围之中。学生讨论热烈,踊跃发言,课堂生成较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为了解受援地区的现状,她开展家访活动,先后深入开边、屯字、临泾等乡镇的困难和特殊学生家庭进行探访,实地感受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家庭状况、周边的教育背景及大环境、家长及社会对学生上学的支持程度等情况,从原生态家庭着手对二中教育状况“把脉”和“问诊”。
两个学期以来,吕晓飞也数不清发起了多少类似的活动,几十次的发言指导,十余万字的发言内容,有力的带动了偏远山区的教育理念,她常说:“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共进者不问来自西东。”
吕晓飞告诉记者,支教的这两年,她的到来也许没能给孩子们带来太大的改变,只是尽她所能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传授一些基础的知识。“但是,支教生活对我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两年的支教生活,让我浮躁的心沉淀了下来,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收获了和学生之间真挚的感情,也让我更加的有责任感。这一年半的支教生活,在我的一生中,都会是意义非凡的、永远难忘的美好时光。”
这条跨越千里的支教路,如一条时光隧道,一端是城市,一端是山村;一端是家人对老师们早日归来的期盼,一端是老师们对祖国美好明天的追寻……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人,却在这里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与爱戴。
虽然支教之行即将结束,但吕晓飞表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竭尽所能,努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真正的年轻人当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魄,不负青春年华,我愿带着所有人的期待,认定目标后没有畏惧的跋山涉水而前行!”
(静海驻镇原融媒记者 马旭 杜恩泽)
编辑:丑 晓旭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明网©亚博app客户的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 |